1、單體架構
軟件設計經典的3層模型是表現層,業務邏輯層,數據訪問層。典型的單體架構就是將所有的業務場景的表現層,業務邏輯層,數據訪問層放在一個工程中最終經過編譯,打包,部署在一臺服務器上。
2、垂直架構
垂直架構是將一個大項目,按照業務場景縱向拆分為互不相干的單體架構的項目。
3、前后端分離
前后端分離是橫向拆分,在前后端分離的架構中,前端關注頁面的樣式與動態數據的解析及渲染,而后端專注于具體業務邏輯,后端僅返回前端所需的數據,不再渲染HTML頁面,不再控制前端的效果。
4、EAI架構
EAI架構是連通相互獨立的系統,主要解決信息孤島問題。EAI架構將異構平臺的業務系統進行集成的一種技術,主要解決各個系統各自為政,相互無法連通,形成信息孤島的問題。EAI使用中間件作為粘合劑,來連接各個業務相關的異構系統、數據源,從而滿足應用系統之間信息共享的需要。
5、SOA架構
SOA架構將各個系統的不同功能單元抽象為服務,服務間彼此通過標準的接口協議連接起來,并以此完成特定功能的實現。當出現新的業務需求時,不需要從零開始實現,只需將已有的服務進行編排裝配來實現新業務。SOA是對異構系統的服務化,實現服務復用與編排。
6、微服務
微服務是SOA思想的一種提煉,它強調業務系統徹底的組件化和服務化,通過有效的拆分系統,實現敏捷開發和部署。原有的單個業務系統被拆分為多個可以獨立開發,設計,運行和運維的小應用,這些小應用之間通過服務完成交互和集成。
7、微服務2.0
以ServiceMesh為代表,將服務治理作為通用組件并下沉到平臺層實現,使得應用層僅僅關注業務邏輯。將業務所有的流量都轉發到 ServiceMesh 的代理服務中,由服務網格幫助應用程序在海量服務、復雜的架構和網絡中建立穩定的通信機制。Service Mesh強調的是通過獨立的進程代理的方式,承擔了微服務框架所有的功能,包括服務注冊發現、負載均衡、熔斷限流、認證鑒權、緩存加速等。
了解更多服務器及資訊,請關注夢飛科技官方網站,感謝您的支持!